污水处理就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处理,使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污水水量在一定的时间内排放污水的量,常用m³/d或m³/h表示。
用各种指标表征的污水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质。常见的指标有PH、SS、COD、BOD、NHz -N、TP、油类物质、重金属、大肠杆菌、色度、温度等。
SS :固体悬浮物,一般单位mg/L,一般指用滤纸过滤水样,将滤后截留物在105*C温度中千燥恒重后的固体重量。
污水水质COD化学需氧量,一般单位mg/L。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分析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一般单位mg/L。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分析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NHg-N氨氮,一般单位mg/L。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 NHq)和铵离子(NHg+)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DO: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TN:即水中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之和;
TP:有机磷和无机磷之和;污水生物处理中,没有溶解氧不足或没有溶解氧但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溶解氧在2.0mg/L以上。
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活性污泥: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的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生物膜法:使废水接触生长在固定支撑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降解或转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气浮:气浮法是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附着在悬浮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它浮在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方法。产生微气泡的方式有曝气和溶气等。
混凝:混凝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物能互相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这个方法称为混凝沉淀。在给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混凝沉淀都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过滤:
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指以石英砂等粒状填料层截留水中悬浮物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态物质,特别是能有效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等,对BOD和C0D等也有某种程度的去除效果。
沉淀:利用悬浮物和水的密度差, 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程。
几种常用药剂的简称
PAC:聚合氯化铝
PAM:聚丙烯酰胺
纯碱:NaCO,
烧碱:NaOH
熟石灰:Ca(0H)
生石灰:CaO
常用设备
格栅(人工格栅、机械格栅)
过滤设备(一般过滤、超滤、反渗透等)
刮渣机(刮油、刮渣)
消毒设备(CLO2消毒、紫外消毒等)
水泵(潜污泵、管道泵等)
污泥脱水设备(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等)风机(罗茨风机、离心风机)
仪器、仪表(PH计、压力、D0、MLSS、ORP、液位计、在线监测仪等)
填料(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等)
曝气设备(曝气管、曝气头等)
气浮设备(浅层气浮、涡凹气浮等)
电线、电缆
管道、阀门
中控设备
标签:  工业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